0898-66668888
网站首页 关于Bwin必赢 产品中心 Bwin必赢 成功案例 荣誉资质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898-66668888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邮箱:admin@shyanhou.com

Bwin必赢

当前位置: Bwin必赢 > Bwin必赢

Bwin必赢资产管外面文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3-10-27 04:55:57 点击量:

  一是抵债资产入账不及时问题。从AMC抵债资产来源看,既有从剥离银行划转接收的,也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由法院依法裁定、协议抵债或资产置换取得的。后一种情况,基本不存在入账不及时的问题,但对由剥离银行直接接收的抵债资产,由于情况复杂,有的银行已部分处置,有的因移交过程中没有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而AMC的项目管理人员未及时清理档案,就存在因不知情或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未及时入账,出现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无法入账的问题。无论是剥离过程中接收的抵债资产还是在处置过程中取得的抵债资产,都存在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取得的情况,对这部分抵债资产就很难正常入账。三是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确定问题。AMC取得抵债资产后,主要按照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即按法院裁定或协议抵偿的贷款本金和表内利息之和入账。抵债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税费,按实际发生金额记入“营业费用---业务费用”,不计入抵债资产入账价值。但现实中会出现法院裁定或抵债协议未明确抵债金额的情况,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财金[2000]17号)第31条规定:“待处置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价”。而公允价值通常指市场交易价格,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并是非标准产品,要寻求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缺乏可操作性,这给抵债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带来困难。四是对AMC依法提起代位权诉讼胜诉后取得债务人(含连带责任担保人)对次债务人的应收债权在财务上没有任何体现和反映。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据此,AMC在会计核算中应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即应以取得对次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科目相应的债权。

  一是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落实不力问题。各AMC内部管理制度均对抵债资产日常管理中要求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实地盘点,以了解抵债资产保管状况,及时调整账务,确保账实相符,但现实情况是,实地盘点制度落实过程中很少有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经办人员也并非都通过实地对抵债资产现状进行勘查,账存抵债资产存在毁损、被盗或灭失的风险。二是少量抵债资产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情况。特别是AMC成立初期,由于管理不规范,存在房产、机动车辆等抵债资产未经批准擅自留用的违规行为。三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未按谨慎性原则提取抵债资产减值准备,致使会计信息不对称,不能真实反映抵债资产贬值和损耗程度。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45条规定:金融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根据谨慎性原Bwin必赢则,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计提项目包括抵债资产。四是AMC财务部门大多未建立完整的“抵债资产管理台账”,以全面地反映抵债资产的取得、管理和处置的全过程,通过执行定期检查、账实核对制度,对抵债资产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

Bwin必赢资产管外面文范文10篇

  一是对抵债资产“以租代售”的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和分期收款出售的核算问题。按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规定,上述租赁业务,应按资产账面价值将其转入“融资租赁资产”和“经营租赁资产”。对办理租赁业务中取得的收入,按规定计入当期租赁收入。而实际操作中,AMC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直接将当期租赁收入冲减了“待处置(抵债)资产”科目,不符合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对承租人违约延期付款的情况,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应收账款(债权)”科目进行核算。对抵债资产处置中以分期收款方式出售的核算,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二是抵债资产超期限处置问题。按目前AMC内部的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为加快抵债资产的处置,规定抵债资产(股权除外)应自取得之日起一年内处置完毕。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抵债资产都存在超期限处置问题,这固然有市场方面的原因,但财务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是对一时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的处置,AMC通常的做法是,将处置收入作为正常本息回收直接冲减“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地反映AMC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

  (一)从财务会计制度上看,由于财政部一直未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只制定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仅靠单一的财务制度远远不能规范AMC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要求。况且,2000年出台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主要是规范对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处置的财务行为,而目前AMC的业务已不局限于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还包括了大量商业化不良资产的处置业务,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财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业务需要。这是造成目前四家AMC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不统一且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抵债资产管理制度看,财政部也未针对AMC的实际情况,出台类似《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财金[2005]53号)的AMC抵债资产管理制度,AMC缺乏统一的抵债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和核算的制度规范和监管标准。

  (三)从AMC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看,前述抵债资产核算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执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力和管理不到位方面的原因,如抵债资产实地盘点制度不落实、未经审批擅自自用等。也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方面的原因,如租赁和代位权确立后的会计核算处理问题等。

  (四)从AMC的财务体制上看,由于AMC不存在利润(损益)核算的问题,财政部对AMC的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的考核,主要以“两率”(现金回收率和处置费用率)承包考核为核心。这种财务体制的安排,决定了某些财务核算失去了意义。比如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

  (一)建议财政部及时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AMC商业化转型后不良资产处置活动会计核算的需要。同时,应在AMC六年来不良资产处置财务会计核算实践的基础上,适时修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AMC的财务行为。在具体业务的核算管理上,一是对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应按合理定价原则,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程序来确定抵债资产的价值,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合理定价来确定入账的“公允价值”。二是对因欠缺合法的手续或法律依据而无法入账的抵债资产,应设立“待转抵债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以杜绝抵债资产滞留账外现象发生。三是对经诉讼由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而取得对次债务人应收账款的情形,应设立“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以冲减原“待处置贷款”或“购入贷款”相应的债权。四是对抵债资产贬值或可能发生的损失,在会计期末应按重新评估认定的市场公允价值,计提“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五是对抵债资产分期付款出售或租赁经营中出现的违约延期支付的情形,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通过“待处置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和反映。

  企业成本是任何企业进行生产运行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企业的健康运行及长期生存能力。油田资产管理行为可以对油田资产进行合理处理,实时监控资产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可及时有效维护,降低事故风险,减少因设备损坏等事故带来的资产流失和成本损耗。在老旧设备更新换代工程中,资产管理可通过对油田资产进行合理评估和分析后,寻找到一个使老旧设备发挥最大功效的一个极限节点,当到达节点后对老旧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尤其是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既能有效保障施工质量,又能节约人力资源,间接为油田节约了大量资产。

  资产的流入、检修、更新换代、报废、流出等是油田资产的重要流动形式,资产管理人员通过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可确保资产流动的每一个过程严格、规范,保障油田资产的完备。同时,资产的有效管理可以使油田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全面地掌握油田资产设备情况,对于超负荷运转的设备及时补充完善,对于闲置的设备有效地加以利用或变卖处理,避免产能不足和产能浪费,将所有的资产设备都充分利用起来,使其得到有效配置,为油田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通过油田资产的有效管理,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合理配置资源,既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又降低了企业的运行费用和财务赤字,从而最大限度的规避企业运行风险。同时,资产有效管理可以让油田经营者全面了解自身经营情况,对于油田运行中不合理的计划、规范及时调整,对于油田现有资产做出全面合理的分析评估,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问题做出有效的预期和应对手段,降低企业运行风险。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石油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稳定和安全供应的重大责任。我国的绝大多数油田都积极、有效、圆满的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但是,石油企业资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越来越大的生产任务和市场竞争等压力下,油田资产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国油田的经营管理方式是经营承包的责任制度。因此,油田资产设备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无偿性,加之个别管理人员过分关心自己的个人政绩,这就导致了油田在资产投资问题上一味追求规模,试图通过大摊子掩盖生产管理上的短板。对于油田生产规模的片面增大,不仅造成了资产不能有效分配,油田无法高效运行,而且可能会导致投资大于产出的严重后果。此外,有的管理者盲目听信、追求高科技,以科技的名义频繁更新换代资产设备,使本来未达到换代临界点、不需要马上更换的设备过早失去作用,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频繁的技术更新会打乱油田正常的生产节奏,使油田运行成本增加,效率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形势日新月异,油田也迎来大发展时期。随着国内油田的发展,我们的生产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些细节还有待加强。油田资产日常管理制度的欠缺导致油田管理者不能及时获得油田生产信息,无法准确掌握油田动态。信息的阻滞不仅会造成经营管理者的盲目,而且会使管理者进行一些无意义的劳动,加大管理者的工作量。同时,日常上报制度的不完善还会造成老旧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和解决,导致额外事故成本。

  松懈的油田资产管理工作容易导致资产转移过程中出现漏登漏报等问题。油田资产转移过程中,若资产管理人员工作不严谨,则不能及时记录和上报资产流动情况,导致资产整个转移过程中去向不明,不能实时跟踪资产设备的流动状况,极易出现账目和资产设备不相符、死账坏账问题,给后续的资产转移清查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和不确定性。同时,资产转移工作中的漏洞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私自对公共财产处理变卖,谋取私利,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油田资产管理工作交其他行业资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特异性,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油田生产现场具有丰富的勘察经验,而且需要具有十分专业的资产管理技能,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灵活油田资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但由于资产管理单位与资产占用单位不对等的利益关系,往往使资产管理者失去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工作消极懈怠,敷衍了事,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粗犷不细致,不能准确及时地获得油田生产现场的第一手信息,无法全面掌握资产设备状况,容易造成资产的浪费和流失,降低油田的生产管理效率。

  针对油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以下管理策略。

  油田资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企业各个部门间的紧密、高效合作。资产占用单位离不开资产管理单位为他们统筹配置资产设备,资产管理单位也离不开资产占用单位对其工作的帮助与支持。企业应强化油田内部各部门、单位间的协调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和规则,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将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则化、常态化。

  油田运营倚重技术,更倚重管理,细化油田资产管理规范是重中之重。按照资产设备的分布和流动实际,由资产管理部门根据资产所处的不同环境特点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分为不同的小组去处理应对环境中的资产管理问题。由面到线、由线到点,最后将资产管理工作精确到每一个节点上,做到有的放矢。

  建立资产管理工作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对于管理工作中严谨细致、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按照制度积极奖励;对于消极怠工,懒散Bwin必赢敷衍的工作人员,及时惩罚教育。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培训会议,加强资产管理理论的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培训中可以将油田资产管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反馈和讨论,使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学习,促进提高。

  公共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论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行政体制以及财政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不能有效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常出现重复购置资产或者闲置资产等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我国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这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更加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资产可以分为对企业投资的经营性资产以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其中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国有资产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意义重大。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改革,也要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改革,只有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改变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过分浪费的现状,不使其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次,中国财政体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始向公共财政方向发展,公共财政的建立不仅要求资金方面的分配,而且也强调管理方面的转变,要求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因此,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更好的实现公共财政的目的。第三,如果政府想转变自身的职能,就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合适的管理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让事业单位成为自主盈亏的单位,减轻国家的负担,进而达到政府转变职能的目的。而且,行政事业单位浪费国有资产的现象非常严重,经常成为政府官员贪污舞弊的工具,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第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是财政支出仍然很庞大,政府只有降低运作成本,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国家财力的最大效益。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十足的影响力,只有改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下以及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才能更加适应国家节约财政支出的要求,以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为人民造福。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由于分散管理以及国家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了公共财政的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没有明确的界定产权归属问题,管理体制不顺从理论上来,国有资产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是财政拨款形成的,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都疏于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身也存在着缺陷,也就不能准确的界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由谁管理,怎么样管理的问题,导致产权归属问题不清晰,管理体制不顺。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国有资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不是代表政府行使所有权,而经常把国家拨给的国有资产当作自身的资产来使用,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由哪个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而且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这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都是非常不利的,这都是国有资产流失的起因。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各级管理部门中,职能划分不清晰,出现交叉现象,内部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权限不清晰,这都是国有资产容易出问题的很大诱因,职能交叉,职能划分不清晰,都会成为贪官贪污舞弊的有效手段,这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正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领导不注重国有资产管理,使得国有资产的改革成为经济改革的薄弱环节,而且经常会出现资产闲置或者浪费的现象。(二)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配置不合理,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自于国家的供给,在会计核算方面,不具有企业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对于单位的资金需求并没有进行合理的预算,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由于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财务预算,资产重复购置现象非常严重,政府拨给的财政资金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往往是非常不科学的,采用收付实现制并不能对固定资产计提合理的折旧,这对于预算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资产配置极为不合理,而且行政事业单位经常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利用国家的资产制造形象工程,严重浪费了国家的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的闲置浪费。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及处置时浪费现象严重,在使用的过程中疏于管理,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资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量国有资产被闲置,这都跟各个单位审批制度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时,随意处置的现象时有发生,或者成为各个官员的工具,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三)监管不严,管理制度不合理按照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应该进行评估,然后报国家部门审批才能进行处置,但是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不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处置,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廉租房制度完善措施首先,应该明确廉租房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在提供廉租方的政策中要发挥核心作用。对于这些不足,作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主体的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完善廉租房的建设工作,使廉租房的修建、审核、监管、退出机制步入正轨,使城镇低收入人群能更多地享受政府廉租房政策带来的保障和实惠。(一)、完善廉租房保障对象的申请、审批、审核及退出机制。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尽快健全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目前,我国的征信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个人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效率还有待提高。随着我国个人数据信息库的渐趋完善,相关审核机构在廉租房申请对象的申请、审批、审核及退出能实行更好的动态管理,提高执行效率。另一方面,政策的制定、执行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改、完善廉租房的申请、审批、审核及退出条件。确保廉租房建设跟随时代的发展满足不同地区低收入群体的需要,保证廉租房的分配过程中的公平、透明。(二)、扩大资金来源。首先,中央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给予财政支持,保证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吻合。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减少廉租房政策在地方上的阻力。同时监督地方政府廉租住房保障补助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其次,改变单一的政府提供方式,发展多渠道的资金供应方式。在现有的几种资金来源渠道中,前六种受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等的影响较大,筹措资金的弹性有限,政府可以通过鼓励社会捐赠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或贷款担保,鼓励房地产商积极参与到廉租房的开发中来。不仅有利于解决廉租房供给不足的问题,减轻财政压力,还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房地产商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三)、完善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激励制度。将廉租房以及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利用状况作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加强地方人大等权利机关的监督工作。同时,中央政府适当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并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审计系统使资金专款专用,减小廉租房建设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保证廉租房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制定相关的法律对廉租房政策的目标、制定过程、政府责任等明确规定,使廉租房制度规范化,规范化。保证政府对住房干预的公益性,规范政府干预只能及其行为。(五)、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的同时应设法增强被补贴对象的“造血功能”。一方面提高低收入群日的增收能力,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等,提高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为低收入群体的买房、租房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政府应鼓励房地产金融市场得到金融创新,发展多层次完善有效的的金融市场,为低收入者提供信贷支持和信贷补贴,使更多的低收入者能通过市场购房。

  1、黄玉新《我国廉租房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6月第14卷第2期

  目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已经打破了原来封闭式的模式,森林资源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1996年林业部(1998年改为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颁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起,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才逐步展开,直至目前还有不少地区相关的评估体系、评估标准还未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直接服务于生产的高职教育,如何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及怎样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开展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值得深入研究。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过一些相关的课程,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具体讲这些课程包括:森林调查、森林经理、森林经营、森林生态学、林业政策法规等相关课程,因此一般是在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为宜。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多样,我校实行的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到生产单位实习1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所占课时也有限,教学工作者必须对课程的核心、重点内容十分清楚,才能熟练、准确、高效地讲述该课程。笔者在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86节(包括1个星期的实习),周学时数为6,实训课的比重占总课时的50%以上。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目前没有专门的高职高专教材,在其他林业专业教材中略有相关知识的讲述,但不够详细,市场上也很难找到相关书籍。笔者在教学中曾采用中国林业出版设2002年4月出版的,由陈平留、刘健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运作技巧》和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由罗江滨、陈平留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两本书。

  以罗江滨、陈平留主编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为教材,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内容的安排见表1:

  课程内容的安排以生产应用为出发点,着重讲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相关财务知识、林木资产评估和林地资产评估三大部分,其中相关财务知识是难点,学生比较难掌握,需要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而在林木和林地评估的理论教学中,评估方法的推倒是重点也是难点,应适当调整讲解速度进行讲解,如讲述收获现值法时,可以画一时间线段轴,分清各时间点的成本与收入,然后转为现值再做加减推倒得出公式,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涉及的学科较多,评估的项目也多种多样,目前在林业生产活动中主要分为林木评估和林地评估两大类,其他评估如森林景观资产评估学生离校工作以后应用较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程开设了以下实训项目,见表2。在课程实习的一周则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的要求进行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提供完整的图、表及报告。

  高职教育的教学要与生产密切结合,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因此结合生产是必需的。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教学中结合生产实际的途径有多种,笔者总结如下几点:一是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生产实际。学习改课程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是来自农村,可以采用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上课讲解的例子,如果需要还可以在课后帮助他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在实习周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木材交易市场、资产评估事务所调查收集所需的数据、了解行业特点及了解木材交易情况。三是利用校(下转第52页)(上接第23页)附属林场的独特优势,如在采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成熟林林木价值这个实训项目时事先联系了解林场哪里的林木要砍伐,待做完实训后,将评估的结果与实际价值比较;在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幼龄林林木价值时,让学生亲自参加林场的实际造林,然后再用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评估的准确性都可以有很大提高。

  同时为让学生更注重实践环节的质量,在期末成绩中实训项目的成绩与期考的卷面分所占比重为4:6,还可向学校申请采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际操作考核代替笔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实例在采用的教材中有,为了让学生更加对改课程感兴趣,可以用本地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报告和相片作为例子(需注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内容一般是保密的,例子应用时要对数据进行修改),学生也可以用例子作为模板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都可用于参考。在实训过程中也可按照学生的兴趣要求对目前流行的树种如速生桉树进行评估,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课程综合性强,技术性高、发展快并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密切的联系,对教学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教学工作者来说除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外,参加实际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实践中总结丰富的经验,教学中才能够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门课。

  [1]陈平留,刘健.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运作技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固定资产是医院比重最大的资产,是持续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对节约卫生资源,支持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没有统一部门进行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表现为购进、领用、保管等环节脱节,相关人员责任不明。

  1.2固定资产明细账建立不完善有些医院对固定资产只设总账和二级明细账,没有按制度规定设立固定资产三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而有的医院的明细账因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财产设备的损坏,丢失,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严重损失。另外,对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一经盘点,出现大部分医院存在账实不符现象,且账实不符的原因也无据可查。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底数不清、增减无据、无人管理和损坏丢失严重等问题。

  1.3固定资产提取的修购基金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考虑,财务、资产管理和资产使用部门应是横向牵制单位,但实际上,医院固定资产购入时一次性以原值列支,以后年份不提折旧,财务部门对其使用状况、估计残值、报废毁损等后期管理极少参与。这种监督、制约上的漏洞给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提供了极大可能性。

  另一方面,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并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进行核算,提取时同时反映支出与净资产的增加。但是,由于公立医院虽具有社会公益服务的特点,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既要注重社会效益也要讲究经济效益,导致一些公立医院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而降低医疗成本,修购基金不按时提取或提取比例不足,同样也存在为了调节报表而少提修购基金的情况,此种做法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收支结余情况,无法提供医院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为固定资产残值和转让提供定价参考,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

  2.1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医院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领导要像重视医院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一样,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率、完好度、维修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健全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购置、接受捐赠、内部转移以及资产处置审批等制度。医院固定资产的购置应成立专门的资产采购招标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医院资产采购的论证和配置,并上报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医院资产的处置包括医院对所占用的国有资产的报废、有偿调出和变卖。无论以哪种方式处置国有资产,都必须要以相应的制度为依据,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2健全账簿设置,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分布广、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散,因此,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建立财会部门、财产管理部门、使用科室“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财务部门有账,财产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科室有卡有物,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同时,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将权责合一,实行“管”、“用”结合,具体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使用部门,实行归口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和推动整个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负有组织、指导和监督的责任,紧密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如总务科、设备科等,通过建立“三账一卡”制度适时监控,特别是在长期的经营中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核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由财务科、设备科、总务科、信息科等相关人员组成的清查小组,经短期培训后,对各科室进行清产核资,通过以物对账、以卡对物的方式作全面清查。清产工作作为国家制定的医院财务制度,应坚持贯彻执行,避免走过场。最终形成管理部门监控得力、使用部门责任明晰的固定资产良性运行局面。2.3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现行的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事业支出”、“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末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因此,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地适应现实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同时,为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更新,应加强成本费用意识,强化经济核算,医院应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按月编制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计算表,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由于体制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管理。随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被提上历史日程。各地都不断探索新模式来进行管理。探讨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已刻不容缓,但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通过实地调研,从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现状入手,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借鉴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提出建议对策,希望能对加强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所帮助。

  国有资产一般分三类: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参与市场经营,不直接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用于政府公共管理和为公共事业服务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体,但是行政事业单位除了拥有为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行使权力所必须掌握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外,还拥有一部份经营性国有资产如宾馆等。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里面除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还包括社会大众共同占有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等国有资产[1]。所以一定要注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区别,不能把两概念简单等同。本文研究的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国有资产包括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两部分。

  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由财政部门负责。2006年财政部要求进行全国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资产清查基准日,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国有资产282.45亿元,其中净资产194.12亿元。资产构成:流动资产占47.33%,固定资产占52.25%。行政单位财政供养人数为17.3万人,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数为6.9万人。行政单位附属未脱钩经济实体有72个,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有66个、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由67个、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有68个。固定资产中,土地、房屋及构建物所占比例最大为72.29%,其次为交通运输设备为14.26%。出租资产原值为29.2亿元,取得年收入为24.7亿元,出借资产原值为0.4亿元。行政事业单位附属后勤服务单位情况:资产总额9亿元,其中净资产3.3亿元,收入5.7亿元,净利润-0.8亿元,当年实收收益0.1亿元。行政事业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情况:资产总额67.7亿元,收入57.6亿元,净利润-9.1亿元,当年实收收益0.1亿元。(1)

  因为这次资产清查是由各单位上报,可能会出现经营性资产瞒报问题。我们就以清查数据看,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有105.9亿元,(2)占到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37.49%,规模不小。经营性资产取得当年收入为98.1亿元,主要以出租资产尤其是房产为主,因为房产价格上扬,经营性资产收入不错。但是从行政事业单位收益来看,经营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出现负净利润,后勤服务单位和经济实体实收收益很低。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资产回报率。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混乱,收益都落入各单位“小金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目前财政部门主要管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因为各单位拥有情况不一,收益更是无法统计造成管理困难,基本处于放任自由无人管理状态。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出租资产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单位把国有资产如房产等转为经营用途出租、出借,直接将经营收入纳入本单位“小金库”,作为职工福利发放,造成各单位收入差距大,分配不公平突出。更严重的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本来就应该归国家所有,这样把国家利益变成集体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就是一种国有资产流失。从前面数据看,贵州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租收入有20多亿,大部分都没有上缴财政由各单位自行处理,国有资产流失惊人。

  作为固定资产中两个最主要资产,房屋、公务用车在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配置非常不均。有单位人均办公用房超出平均水平3倍,闲置房产可以拿出去出租。而有单位却无房可用,只能靠财政拨款租借。不仅办公房如此,公务用车的配置也存在同样问题。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可谓苦乐不均。

  行政事业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重使用轻管理,大量的资产处于闲置浪费状态,使用运行效率低下。比如很多单位公务车每天处了早晚接送外,都停在单位,但是保险、维修费和司机的工资福利却照常开支,费用不小。很多单位因为财政出钱不懂节约都想多占有资产,办公设备样样俱全,但很多资产处于长期闲置状态,造成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1998年机构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管理职责界定不清、认识不统一造成管理体制长期缺位。2003年国有资产改革,明确由国资委来负责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却依然处于“管理盲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虽然名义上由国家统一所有,但是长期都是部门分割管理,单位无偿占用,实际上无人对资产负责。产权不清、出资人缺位、“内部人控制”导致管理混乱、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各地不断摸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出现上海、深圳由国资委负责,吉林、四川等省由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和大部分省份由财政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贵州省一直都是由财政部分负责管理,但是权限一直没有明确。2006年7月财政出台《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3),才规范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明确三层管理模式: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综合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国有资产监督,行政单位对本单位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贵州省按照财政部暂行办法规定,也在财政厅里面成立专门资产处负责管理。只有理顺管理体制,明晰产权,明确出资人责任才能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目前虽然明确管理体制,但是财政如何进行管理还在摸索阶段。由于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错误理解,导致实践中管理目标模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必然导致社会公共服务严重缺失。行政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品或公共服务的,所以管理目标应是社会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的最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保值增值”要从大循环的角度来理解,即应通过“税收国有资产无偿(或部分有偿)使用公共品与私人品配置关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更多税收更多的无偿使用的国有资产来实现。而不是直接通过种种创收方式来实现,否则就背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2]只有正确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质和目标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管理。

  财政预算软约束引发单位占有欲望的无限扩张,导致资产配置不公,浪费严重。在资产使用时缺乏客观、公正、有效的考评监督机制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没有对资产效用进行客观评价,就无法改变资产占用的随意性。在资产流动上,缺乏明确的规则来促进,导致单位占有实际变成单位所有。在资产处置上,缺乏规范处置程序和途径,导致单位自行随意处置,造成资产流失。[3]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占有、使用、处置、收益上交的实施细则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

  2002年南宁市组建南宁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接收、管理、经营该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该模式最大特点是打破非经营性与经营性资产界限,由专业化运营商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国有资产进行企业化运作和市场化经营。首先威宁公司分期分批统一接收、集中管理、运营该市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房屋、土地、宾馆等各种经济实体。其次,建立统一集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市场。最后,威宁公司通过租赁、拍卖等手段,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计划管理转为市场运营。

  但是也有人对此模式表示异议。认为公共财政体制下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否完全按照市场化来管理有待商榷。在当前政府职能还未完全理顺下,威宁公司要受到行政干预,难以线]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为了改变各单位资产占用随意、闲置浪费严重而财政部门却无法了解真实情况的状态,建立南海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局成立资产管理科对资产进行清查,对产权统一集中管理。设立公建物业公司,根据政府授权阳光运作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和经营性资产。

  各地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南宁和南海模式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都成立专门公司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作;都采用阳光、公开方式运作国有资产;都通过统一规划解决不同单位资产配置不公的问题;都把经营性资产收益统一上缴,统一安排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所不同的南宁模式是把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体打包转给威宁公司运作,而南海是所有权在财政局,只是把闲置和经营性资产转给公建物业公司运作。南宁模式是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向威宁公司租用资产,都要付费,而南海模式是财政无偿把资产拨给单位使用。两种模式各有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先进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办法。

  贵州省财政部门可以考虑向南海学习,建立一套动态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便于财政统一管理、动态监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解决资产配置不公的问题。通过财政统一调度可以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使其在不同单位进行调剂,做到物尽其用。

  财政部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行政单位只能拥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和经营性国有资产形成收入及处置获得收入归国家所有,按照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以贵州省财政部门要把行政单位的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可考虑成立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把行政单位经营性资产全部剥离给该公司统一运作,产生收益上缴财政。通过公司专业化、规模化运作还能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率。还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中心,所有的资产交易、处置都通过交易中心公开运作。

  行政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必须做好资产清查,尽快做到彻底脱钩。脱钩中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要请中介机构监督,明确国有资产所占股份,然后把国有股份移交给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由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出资人代表,代为履行股东权益。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比行政单位复杂,事业单位改革更是迫在眉睫。事业单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机构,作为非政府、非企业的第三方存在,其活动的基本领域应该是政府和企业都不能或不宜涉足的领域,或者相对后两者而言具有效率优势的领域。[5]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应是建立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对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赢利组织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是按财政拨款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财政补助型、经费自理型和企业化管理型。要调整事业单位结构,应对事业单位重新分类。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集中于保持和提高与国家竞争力相关的领域、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相关领域、与社会普遍提供福利性服务的领域。其他领域应退出,财政部门不在进行拨款。对于兼具企业、非营利组织多重特征的事业单位,将其职能收缩、剥离,进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国有资产的划分和重组。对于实际上是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国有资本应坚决退出。

  财政部门专门成立事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改革中要,严格把好资产处置关,防止资产流失。事业单位出售、转让大额固定资产都要向财政部门汇报。提高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最重要的通过官办分离,使事业单位成为独立的非营利经济实体,通过治理结构的完善来提高资产运行效率。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及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做好存量管理基础上更要管好增量部分,开展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品这一核心展开。[6]财政部门在定期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基础上,通过登记产权,确认占有权、使用权实现对存量和增量资产产权的规范管理。贵州省要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只有在绩效评价基础上建立激励约束制度才能调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积极性。

  (四)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从2007年开始我国开始对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Bwin必赢。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应考虑建立预算最后跟企业国有资本预算合并,建立完整国有资产预算制度。通过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能更好推动资产管理,也有利于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编制预算,加强财务管理。贵州省可以先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入手,逐步将资产预算纳入部门预算。通过预算及预算执行来评估事业性国有资产提供公共品的效率,定期进行绩效评价作为财政拨款的重要依据。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是为更好提供公共品服务的。贵州省要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步伐,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更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转变,提高其工作效率,使人民获得更多公共服务。

  [1]邵秉仁。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毛程连。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社会科学,2006(5)

  [3]李渝萍。现阶段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4]邓晓兰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两种模式[J]财会月刊,2004(12)

  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经过了几年的改革和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以产权管理为主线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国有产权制度和运营体制模式。

  市国资委是市政府领导下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决策和领导机构。它是按照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要求而建立的一个职能机构。对全市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并直接对三家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行使管理权。

  为了保证市国资委能够统一、权威、科学、有效地进行决策和行使管理职能,国资委的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市国资委成员由市体改办、财政局、国土局、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运输局、计划局等14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市长和副市长任主任和副主任。

  市国资委的主要职能是:(1)制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依法处罚违法行为;(2)决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审查批准市资产经营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则、年度经营计划、收益运用计划和受理有关重大事项的报告;(3)编制国有资产收益预算等,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4)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考核、推荐、奖惩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党委书记、副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副总裁、监事会主席等主要领导人员;(5)协调处理市属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重大事项,指导、监督各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工作及监管境外国有资产等。

  市国资委下设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国资办既是市国资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又是市政府主管市属国有资产的职能机构。

  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市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是代表国家对部分国有资产直接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出资者权利的特殊企业法人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资产经营公司是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离的要求而设立的主要从事国有资产的资本经营和产权运作的企业,它不行使行业管理和行政管理职能。市级资产经营公司担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并对市国资委负责,接受市国资委的监督。资产经营公司既不是行政管理部门,也不是一般普通企业,其特殊性质和职能决定了资产经营公司必须按照产权运作的要求转变运营机制和运营方式,必须根据资产经营公司整体发展的要求,以产权为纽带,以国家出资者的身份对所属企业进行产权管理和监督,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资产经营公司要着重抓好产权代表的委派和管理、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国有资产产权经营、企业重大投资决策和财务管理,同时,要加强对企业贷款担保、利润分配及工资总额的控制,真正做到对下属企业既放得开、又管得住,保证下属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实现,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主要职能是:“投资、管理、监督、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代表市国资委持有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2)通过对所持国有产权、股权的运作,盘活和重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组合;(3)任免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并通过向企业委派产权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4)对市属国有资产的收益进行管理,运用国有资产的收益进行再投资;(5)监控所属企业重大投资、贷款担保及资产运作情况,并对所属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

  深圳市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有三家,市投资管理公司、市建设集团公司、市物资集团公司。第一家和第三家是纯粹的控股公司,第二家是混合控股公司。

  深圳市属国有全资企业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按产权关系分别隶属于三家资产经营公司。市属国有企业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资产经营公司与下属企业的关系不是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国家作为出资者与企业法人的关系。深圳市通过近几年对国有公司制企业的改革,大多数企业真正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流动市场化、产权管理法制化和产权运作人格化。资产经营公司以产权为纽带行使出资者权利,资产经营公司与下属企业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市属企业对资产经营公司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国有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具有法人资格。为了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在认真做好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工作的基础上,市国资委对71户产权关系清晰的国有控股企业和全资企业颁发了《国有资产授权占用证书》,作为国家出资的法律凭证。《证书》颁发后,企业以国家及其他投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享有独立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政府以产权为纽带同企业发生关系,主要负责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上层实现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在中层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分开;在下层实现了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开,明确了企业法人财产权,调整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做到了政企职责分开,通过层层授权,建立责任制度,解决了国有资产主体缺位问题,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行使宏观调控权的改革要求,有效地保障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深圳模式中国有公司的产权关系,从理论上讲,似乎在上、中、下三个层次上解决了“政企分开”的问题,明晰了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三个层次的关系都没有理顺,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和矛盾。

  《深圳经济特区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第6条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市政府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第10条规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和议事规则,由市政府规定”。从国资委组成人员来看,基本上是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由于政府的目标是多重的,必然要求资产经营公司的目标也是多重的,绝不会容许资产经营公司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投资管理公司几年来的投资来看,只有30%左右由管理公司自主决定投资,其余70%要根据政府计划,用于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菜篮子”工程、扶持性和公益性市政投资。很多项目建成后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甚至成为投资管理公司的沉重包袱。因此,管理公司所要实现的盈利目标同市政府要求管理公司所实现的社会目标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事实上,市国资委同市政府并无本质差别,不能认为设立了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就实现了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

  《深圳经济特区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第27条规定: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是代表市、区人民政府行使国有资产出资者权利的企业法人,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这一规定确立了国有资产运营机构作为一般企业法人的地位。这与上面所说的深圳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定为特殊法人企业是相矛盾的。但第37条和第34条确定的运营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中既规定了作为出资者的各项权利和保值的目标,又规定了具有法律、法规效力的其他权利和义务。法规往往是政府部门制定的,如果法规赋予运营机构超出一般企业法人之外的其他权利和义务,该运营机构就不是一般企业法人,而成为特殊企业法人。作为特殊企业法人,在现行《公司法》中找不到依据,那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否则,公司在法律之外,就不是线.关于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问题

  《深圳经济特区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是指依法确定国有资产所有权以及与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的行为”。该《条例》第15条规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而第16条则规定:“市、区人民政府所投资的货币、实物和无形资产”依法界定为国有资产。这里就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按照“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深圳市就应拥有产权,而不存在界定为国有资产的问题,由于国家规定: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深圳市政府不能违背这一原则。因此,就出现了“统一所有,分级管理”与“谁投资,谁拥有产权”两个原则相互矛盾的情况。

  深圳市国有公司拥有的法人财产权是依据市国资委为其颁发的《国有资产授权占用证书》作为法律凭据的。这里明确规定公司所拥有的产权只是授权占用,授权占用并不等于企业真正拥有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是以公司法人制度形式成为前提的,公司法人对公司财产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其实质是对他人资产的支配权或控制权。如果仅凭国资委给公司颁发的一纸证书,公司就拥有了法人财产权,何况这一纸证书也只规定公司对财产的占用权,并不具备支配权或控制权。由此看来,深圳市的国有公司并不是实质上拥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的基本构架同深圳类似,也是分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但上海同深圳不同的是,上海市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市属国有资产按“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市属企业”的构架管理。两级政府所实行的两级管理职能基本相同。下面仅以市级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作为考察的对象。

  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它是作为本市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总代表。在国资委之下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同时又是市政府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市国资委是市政府领导下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管理和决策的领导机构。它遵循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离的原则,对全市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市国资委的主要职能同深圳市国资委的主要职能大体相同。

  上海工业系统按照政资分开和政企分开的原则,撤销企业主管局,先后成立了机电、仪表、纺织、冶金等十几家行业性资产经营公司,原来行业主管局的行业管理职能,由上海市经委成立相应的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具体形式主要是国有控股公司。国产资产经营公司建立后,使政府同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第一,明确投资主体。上海组建国有控股公司分为两大类型:投资控股公司,主要职能是资本经营、资产运作;经营控股公司,主要职能是资本经营,资产运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两大类型的控股公司都是投资主体,以产权为纽带,与下属企业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第二,实行政企分开。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将行政管理局改制为投资控股公司或经营控股公司。行政管理局原有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至市政府有关委办,资产经营职能由控股公司承担。这样,既进行了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转变了职能,又使国有控股公司有了明确的功能定位。第三,进行资本经营。这是国有控股公司的主要职能。国有控股公司通过资本经营以及战略规划、投资决策、资产收益、产权代表管理等职能,进行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益。第四,承担资产责任。上海国有控股公司首要责任是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市国资办对各国有控股公司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考核办法。各国有控股公司还通过管人与管资产相结合,明确资产责任代表,将对产权代表考核与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挂钩。

  这一层次是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将其经营的国有资产,按不同份额投入到各种类型的企业后形成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资产经营公司与下属企业的关系不是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国家作为出资者与企业的法人关系。上海市近几年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优化了资产结构,而且使大多数企业同深圳一样,实现了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产权流动的市场化、产权管理的法制化。资产经营公司以产权纽带行使出资者权利,企业拥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其他资本所有权主体投入的资本形成的法人财产,拥有法人财产权。

  上海模式同深圳模式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深圳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上海模式中也同样存在。当然上海模式也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上海模式中存在着需要探讨的特殊问题。

  上海模式的国有产权关系三层次的构架以及第一层次同第二层次的关系和第二层次同第三层次的关系同深圳模式基本相同。因此,上海模式同深圳模式一样,也存在四个共同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国资委同市政府的目标函数不同引起的矛盾。即市政府目标是多重性的,而国资委的目标是实现国有资本的利润最大化。国资委在市政府领导之下,必须要扭曲自己的行为。二是由于国资委本身行为的扭曲,它也不可能要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按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来运作国有资产,必须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之外的其他社会目标。这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就不是普通的法人,而是一个特殊的法人,作为特殊的法人,在现行《公司法》中找不到法律依据,因此,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法律地位便不能确立。三是国有资产产权的界定,同样存在着“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同现行的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的原则的矛盾。四是由于上面三个问题的存在,国有公司的法人财产权问题没有解决。

  在深圳模式中,市国资委同市政府并无本质区别,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而在上海模式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就直接是在原主管局基础上组建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个“翻牌”公司,还是原班人马管理同一块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属下的企业还是原来的那些企业。虽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对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未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相反,“翻牌”公司不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而是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来管理企业,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的问题比深圳模式更加突出。

  以上在分析两种不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时,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已涉及二者的比较分析,这里仅就两种模式的异同和优劣作一个概括性的说明。

  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在于:第一,两种模式的基本构架相同。不管是深圳模式还是上海模式。国有产权的管理和运作都是分为三个层次即市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在国资委之下都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日常机构。第二,两种模式在两个层次上所构建的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和所履行的职能基本相同,在第一个层次上,即市国资委同市国资经营公司的关系和角度定位上,两种模式完全一致,前者是市政府领导下专门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决策和领导机构,后者是市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在第二层次上,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同国有公司制企业产权关系上,两种模式都是以国有产权为纽带所形成的产权关系,而不是行政上下级关系。企业都拥有法人财产权。第三,由上述两点决定,两种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也是相似的,即都难以做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企业不能真正做到拥有法人财产权。

  两种模式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深圳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管理”的原则,而上海市实行的是“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原则。具体说,深圳只设市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相应机构,在区级政府则不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和相应机构。上海则在市、区(县)两级政府都设立国资委及相应机构。这种管理机构设置上的差别,主要是考虑到上海市国有资产量大面广和国有企业众多的特点,实行分级管理比较有利,并不影响两个层次上产权关系的实质和国有产权的运作,第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组建的方式不同。深圳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开始就是以实行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为目的,打破原主管行业的界限而组建的。从深圳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组建和调整来看,没有什么行政色彩。而上海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在原企业主管局基础上成立的,即把原企业主管局改成行业性资产经营公司。因此,在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和运作方式上,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尽管从理论上讲,原主管局把国有资产交给资产经营公司经营,经营公司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人,以出资者的身份同企业发生关系,成为企业的股东,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资产经营公司仍习惯以行政管理办法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的现象比深圳更为突出。

  一些卫生院对资产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年初没有资产的更新和处置计划,随意性较大,领导重购建轻管理,随便说几名话就可以新增资产或将资产出借、变卖,对新购资产的使用率不关注,有可能造成经费的紧张和资源过度浪费。例如一个乡镇卫生院未经可行性调查,购进一台胃镜,但是胃镜价格高由于人员操作问题不能正常使用,导致胃镜闲置,造成资金浪费,给单位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医疗器械、药品及设备的购入后的管理脱离了财务监督,存在很大漏洞。资产未建立台账,只凭借购入时记忆,从而导致资产丢失而无从察觉。或凭借单位领导几名话而将资产借出或对外捐赠,或接受外单位资产捐赠也不记入在册。

  乡镇卫生院的资产大多是多部门管理,无专人核算,医改后实行会计核算中心报Bwin必赢账员制度,卫生院的资产账目基本都是报账员报账,卫生局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管理,而实物都是由业务科室使用和流转。区核算中心人员与财务人员都不了解经济业务的实质,只根据票据记账。有时难免会误,必会导致混乱。这样就会出现了很多种原因的账目不实,导致账实不符。具体表现在:

  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提取折旧,会造成虚增资产。还在账目上占据很大金额,如房屋建筑物明明旧的建筑已经拆迁,但账上仍未核销。而有的房屋经交付使用很长时间,施工单位工程款已经基本结算完工,但是未开出票据,乡镇卫生院无法入账,有的甚至长达几年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未结转,会造成账实不符。

  单位的应收款项不能及时催收,一旦记上账,就相当于已经进了保险箱一样,经办人员或负责人变动或其他原因收不回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呆账,造成单位流动资产损失。

  首先药品的库存量往往与卫生院需求不能保持一致。为了减少库库存积压,药房与药库沟通不及时,集中采购审批及配送需要程序,会造成药品的短缺。其二,药品会计核算不严格,卫生院的库存物资80%的都是西药,15%是中成药及中草药,5%是材料。现在的会计核算要求统一用进价记账。西药不存在差价,方便记账,但是中成药中草药存在差价,以进价入库,以零售价销售,中间差价在会计科目中不能明确反映。往往会造成药库账面上低,实有金额多的现象。

  卫生院的资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较大,综合素质不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大,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无深入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能力,不能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再者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采购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缺乏沟通监督机制,相互配合不到位,是不能把资产切实管理好的原因之一。再者卫生院的资产管理未建立健全的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无人监督落实。

  乡镇卫生院应及时调整资产管理模式,从思想上重视资产的管理,提高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领导应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爱护公物,节约资源。制定相应规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同绩效工作相挂钩,对资产管理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管理不好的人相应从绩效考核中扣除一定的资金,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资产管理氛围。

  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并督促制度的执行与落实。首先要根据部门不同选用专业性有责任心和人员,对资产进行统一盘点与统计,尤其在采购环节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以此来确保真正的物有所需,有物可用。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要责任到人,这样一来,既规定了使用范围,能够在资产出现问题时找到责任人,又可以避免责任推诿的现象发生。其次,建立卫生院与卫生局核算中心的网络使用平台,相互可以共享程序,既方便卫生局对卫生院的监督,又保证了卫生院资产数量的真实性。确保资产管理建账,账实相符。

  首先,单位领导及资产保管及使用人员应本着实物与价值并重的原则,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完善资产管理的账表及清册。建立健全资产的采购、领用、使用、保管及维护等内部管理流程,对资产的流失、破损等进行追究,减少非正常消耗。其次,卫生院只有在资产无法满足本单位业务开展需要时才能对资产进处置。对闲置不用的医疗设备,本科室人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申请处置。相关人员应根据制度进行审批,未经批准,使用部门不得擅自处置。

  首先要建立一个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明确个人分工作、工作流程和相互关系,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而又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其次要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并对制度的实施进行严格的宣传及考核。对资产的采购要集体研究,深入调查分析可行性按需采购。

  由于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硬件引进的同时,“软件”却没有及时的学到手,即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明显,由于基层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对于固定资产使用的专业化程度跟不上,很多固定资产使用不当,造成固定资产的提前报废,缩短了使用寿命,进而加大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合理使用对于促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1.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规范,家底不清。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也进行了会计处理,但是在最初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并不能完成一项固定资产的全部会计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折旧处理,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比较长,比如办公大楼的使用年限一般至少是25年左右,所以当办公大楼需要换新或者拆建时,由于年限久远,最初的会计处理记录可能已经通过合法程序销毁了,导致无法完成该项固定资产的完整记录与核算。同时,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多年前土地政策宽松的原因,至今仍然存在较多的不明建筑,比如厂房或者办公地缺少土地使用证或者房屋所有权证,甚至两证都没有的情况也存在,如果将该部分的固定资产也纳入到会计核算系统中,就不符合客观公正的原则了。此外,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时缺少必要的管理与责任,一部分设备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就已经报废或者失去使用价值,或者由于年代久远,该项固定资产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会计账簿中却仍然记录着这项资产,这也是不合理的。2.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发展较慢,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仍旧是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固定资产。一方面,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明确责任,如果不是正常的使用寿命到达年限,固定资产的损坏是需要明确到责任人,然后进行必要的赔偿,这是当今大多数企业采取的管理方式,而在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却没有规定,也缺少必要的监督检查,在工作人员损坏工具或者设施时,通常的做法是重新购置,而不是首先明确责任人。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维修不到位,在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使用责任,大家都不在乎固定资产的维修问题,甚至有的工作人员为了更新设备存在故意损坏固定资产的行为。3.固定资产的管理手段落后。在乡镇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落后,固定资产使用的职责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均不健全,存在很多的漏洞。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没有专门负责管理该项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即便是有兼职的责任人,大多也是职责不够清晰,固定资产的相关负责人不知道自己的具体职责,只是每天记录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关于如何损坏和折旧问题却少有汇报。导致很多固定资产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又有一些固定资产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有些固定资产,比如笔记本、照相机等,只是根据财务部门的拨款购置,但是采购之后由于使用次数较少等原因,没有进行会计入账,保管人不够清晰,监督机制有待完善,造成公物私用的现象,这无疑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

  1.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制度,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清查。在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的原因并非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素质不够,而是很多固定资产由于多年没有清查,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账账不符。有效的会计清查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及时了解内部固定资产使用的具体情况,针对相关的问题,及时整合与购置新资产,避免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固定自查清查的具体方法可以是重点抽查,即针对单位内部重要的资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比如检查电脑的使用情况,交通工具的磨损情况等,也可以把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定期清查,根据实际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核对账簿上的数值,及时进行盘盈盘亏处理,做到账实相符,一般是在年终时进行全面清查。在具体的实务中,通常是将重点抽查与全面清查结合使用,优势互补。2.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在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受到官僚风气的影响,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针对每项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与性质设置一个专门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当然,在这个部门中,管理人员可以是全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比如,办公大楼的管理就可以是兼职的,因为建筑物的变化比较慢,而某些厂房的生产设备的管理就需要的全职管理员,并且还要是专业的管理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这样固定资产的采购或者使用就是一件具有流程性的事情,避免工作人员随意使用,不加爱护的行为,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折旧、报损、报废或者变卖要严格依照相关的固定资产规定来进行,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固定资产从采购到报废整个过程的法律化和流程化。3.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大多数的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都是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信息化软件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借鉴这种方法,在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引入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将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软件的处理就可以随时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某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与折旧情况,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可以对内部的固定资产使用做出调整,提出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决策。此外,需要建立合理的预算制度和采购制度,预算与采购制度关系到固定资产的质量和单位的成本,行政事业单位首先根据本单位的内部预算金额和实际情况,明确本单位内部的资产配置标准,比如桌椅、电子办公设备等,然后根据这些标准选取合理价格的产品,通过采购部门的磋商决定固定资产的购置,同时,整个过程需要及时披露采购的相关信息,保证行政单位固定资产采购的透明化。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属于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和报废的管理,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节省了运营成本,促进了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1]李小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3).

  [2]王亚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财经纵横,2009(3).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想要在市场洪流中生存下来并且得到发展,不但需要企业管理者的远见卓识和创新意识,更需要企业自身有良好的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尤其重要的就是坚实的资产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变动,现代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工作,不但有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

  现代企业资产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有形资产又可以按性质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而这些也正是企业运作的首要条件。对企业资产进行管理,能够有效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目前对于我国的资产管理水平而言,其整体都落后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经营时间较长的国有企业,在设备的管理问题上也是非常混乱,根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及时管理。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指资金以及通过规划在一年或以上的营业周期内进行变现、出售或消耗使用的一类资产,包括资金货币、短期投资项目、应收及预付款项、库房存货等。流动资产需要保持在合理可控的区间内,太少的流动资产会影响企业的日常收。

Copyright © 2018-2023 Bwin·必赢(中国)官方网站 - ios版/安卓版/手机APP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150083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