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羁系塑制再生态 资管行业辞别野蛮滋长
央行日前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将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管框架,统一覆盖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所有资产管理产品。近几年狂飙猛进的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统一监管的新时代。
此次《征求意见稿》着眼于综合监管、功能监管,瞄准刚兑、监管套利、资金池等行业突出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统一监管后将极大地促进行业公平竞争,使其回归资产管理的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过去银行理财“一枝独秀”的局面将被打破,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正在重塑中国资管行业格局。
业内人士称,统一监管后,资金对接资产的透明化会越来越高,进行错配的空间越来越小,资管行业目前脱实向虚的问题将逐步扭转,金融生态重塑也会层层推进。
华创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屈庆认为,在本轮监管中,银行理财受影响较大,具体影响程度要看后续监管的要求。从负债端看,净值化管理或使得部分追求保本的理财投资者向表内存款回落,或向成本法计价的货币基金分流,尽管初期银行仍然会想办法对一般居民保本,但长期看,打破刚兑不可避免。其他条款例如公募私募产品划分、合格投资者要求、理财期限限制等,也会约束理财的增长。从资产端看,期限错配受到约束,非标资产提供的回报率下降;净值化管理难度增加,未来需要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发展资产配置和投研能力。信托业务影响较大,主要是通道业务受挫,非标资产“大拆小”、“长拆短”等做法也将受限,规模扩张将显著放缓,作为平台套利的空间减弱。
未来发展主动管理能力,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家族信托等是转型的方向。券商资管整体影响小于信托,但业务模式也面临调整。目前依然用成本法估值的集合产品受影响较大,此外,一些利用结构化产品加速扩张的情况将放缓。未来发展方向在于拓展主动管理能力,增强投研实力,获取公募牌照。相较之下,公募基金是新规的“相对受益”者,严格的监管约束从“劣势”变为“优势”,这体现在:一方面,《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募基金新增的约束较少;另一方面,一部分追求保本和短期化的理财需求向货币基金分流,且债基和股基也已经是被投资者较为接受的产品,未来投资者将直接比较管理人的实际管理能力,基金竞争优势增强。
杨玲分析,未来监管越严格越规范,无序发展的业务生存空间就越小,而有序、合规、良性发展的业务前景就会越好,将极大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在此背景下,资管新规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回归本源,这对主动管理能力较强、专注投资的资管机构是重大利好,可以预测,在客户端和投资端有优势的机构间合作未来将更加密切。
和聚投资认为,在统一监管下,未来的格局将打破银行理财产品一股独大的特征,信托产品也会受到很大程度制约,作为净值型产品的主动管理机构,如公募、私募、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都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行业格局将进一步分化。
天弘基金表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基金行业建立健全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基金托管、组合投资、净值核算、开放赎回、信息披露、公平交易、外部审计、流动性管理、基金销售、基金评价等一整套的资产管理业务制度体系,从透明度和规范性来看,走在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前面。未来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公募基金的制度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此次《征求意见稿》提到资管产品要实行净值化管理等措施,一旦落实,势必促使银行理财产品转型,银行对资产配置的需求将大大提升。
规模快速增长的资管业务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各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日益显现。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余额为1.7万亿元,合计超过百万亿元。
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庞大的资管池在过去传统的金融模式下,很大一部分是作为银行的“影子”而存在,是银行表内传统信用的延伸,是绕监管、绕规模、绕资本金的信用扩张的行为。中国财富研究院和星石投资联合编撰的《2017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报告》显示,在过去分业监管的情况下,不少绕监管的资管业务围绕银行展开,最典型的即通道业务、同业及委外业务和资金池业务等。
通道业务起源于银行资金受到存贷比限制或进入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产业政策限制,转而通过信托贷款、券商资管计划、基金子公司等渠道将资金间接借给借贷企业,逐步发展出银信合作、银证信合作等多层嵌套业务模式。据统计,在券商资管三大业务类型中,最能体现通道业务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发展高峰期占总体业务的93%,近两年来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降到84%;而基金子公司在2016年三季度时的通道业务占比也高达71%。
同时,与影子银行密切相关的同业理财和同业存单发展迅猛,城商行和农商行是其中的主力发行机构,他们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主动负债,另一方面又将资金委托给基金或券商操作,大部分委外用于购买债券,并通过结构化分级和质押式回购加杠杆,间接推高了债市杠杆,另有部分资金通过协议存款的方式流回到银行,形成资金金融体系内的空转。另外,资金池业务最早也始于银行,信托、券商资管相继接力,发行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投资到期限较长的资产中,资金来源和投向没有一一对应。
凭借上述各类复杂的交易模式,资管行业整体规模在过去五年间获得了极大发展,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43.97%。但是,高度繁荣的背后是刚性兑付、监管套利、资金池等问题日益凸显,无形中推高无风险利率水平,也加剧了行业的不公平竞争,逐步积聚各类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在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定义资管业务是表外业务,银行表内保本理财未来将逐步清理,划入结构性存款,表外理财纳入资管业务统一管理,上述三类业务也必将处于“挤泡沫”的过程。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表示,本次资管新规直指金融创新过程中衍生的套利、嵌套等无序业务,实质上相当于金融行业的供给侧出清:去表外产能、去通道泡沫、去机构数量、去套利红利。
从总体上看,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去通道、去嵌套、规范资金池,资管行业有望告别“野蛮生长”,进入规范、良性发展的新时代。
尽管统一监管的各项具体措施尚待出台,但其对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发酵。对于表外业务未来如何在监管内合法“生存”,业内人士认为有两大路径:一是表外资产向表内“腾挪”;二是非标转标。
“表外投资出现表内化趋势是肯定的,但这又牵扯到银行的授信额度,比较复杂,理财回流到存款,一个大的冲击是银行需要加准备金,这方面压力会比较大。”某基金从业人士说。
屈庆分析,非标转标的路径为包括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ABS)在内的标准化资产提供较好的资金环境。其中,由于依据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颁布规则开展的ABS业务不适用于《征求意见稿》,在信贷资产买卖、产品估值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并且若未来ABS可以继续按照成本法估值,对于银行等需要维持产品净值稳定的机构有较大优势,因此会成为优选。考虑到目前接近30万亿元的表外理财中有17%是非标资产,大概五万亿左右,而ABS目前的市场存量接近1.7万亿,无论从市场容量还是从配置需求角度,ABS未来都有较大增长空间。另外,保险公司发行的保险产品未纳入资管产品范畴,此类产品或吸引部分长期低风险偏好的理财需求,出现新的业务机会。
而在基础资产的选择上,资金流向权益市场的迹象将加快。杨玲表示,杠杆率决定未来的资金流向,目前A股是大资管行业中唯一去过杠杆的资产类别,并且在MSCI全球2018年动态估值中,中国最具估值优势。新规之后这一影响已经可见端倪:首先从理财产品来看,银行理财是目前发行规模最大的资管产品,在去杠杆的影响下,银行理财的规模已经从高峰时期的30.29万亿下降到今年年中的28.38万亿;并且权益类资产在理财资金配置中的占比提升,由2016年年末的6.16%提升至目前的9%左右。其次,从基金来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都在上升,公募基金规模从去年底的9.16万亿上升到11.14万亿,债券基金份额持续下降,从一季度的1.55万亿份下降到1.32万亿份,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基本保持平稳;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从去年底的7.89万亿上升到10.32万亿,且股权类私募贡献了大部分的规模增量。
和聚投资指出,由于银行等资金方未来在设立产品时要往净值型转型,这就限制了此前占比很大的类固收产品的发展,将释放出大量委外资金,此类资金未来可能会投向主动管理类产品,加大在二级市场上的配置比重,委外资金的整体规模也会因此有所下降。同时,在新规约束下,客户面临的选择会大幅减少,不排除部分客户直接参与到与二级市场挂钩的相关净值型产品中,这对于主动管理机构是很大增量。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Bwin必赢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从中长期看,股市依然向好,但在股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短期要关注业绩增长能否和股价相匹配。
近期南船对旗下上市公司重组方案的调整,无疑引发了市场对此次南船业务整合的猜测。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